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底线思维是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科学思维。坚持底线思维,坚守底线,争取高线,有利于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争取更大成绩,创造更多辉煌。
以最坏、最困难的打算,争取最好的前途和最成功的结果,是党在长期发展历程中的宝贵经验。
毛泽东同志指出,“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来建立我们的政策”。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面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即将到来,毛泽东同志在5月31日作的大会报告中却告诫人们,要“准备吃亏”,并且讲了“爆发内战”“外国干涉,帮助蒋介石打我们”“外国不承认我们”等17条困难。
对于为什么要讲那么多困难,毛泽东同志解释说,“如果我们不准备不设想到这样的困难,那困难一来就不能对付,而有了这种准备就好办事”。
新中国成立不久,面对美帝国主义对朝鲜内战的武装干涉和给我国安全带来的严重威胁,我们党清醒认识当时“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的实际情况,在做了最坏打算的基础上,作出了抗美援朝的艰难抉择,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未料胜,先料败”,包含深刻的辩证内涵。在最坏、最困难处作打算,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获得最成功的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明确“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中求进”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方法,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乱云飞渡中坚持底线思维的智慧。
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凡事皆有限度,有向上的限度,有向下的限度。坚持底线思维,就是要把守住事物向下的限度作为前提,把突破事物向上的限度作为目标,在守住向下的限度中努力突破向上的限度,促进事物向更好的前途发展。
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守住工作底线,但不能满足于工作底线,而是要勇于向上突破,争取高线,把取得更大成绩作为坚持底线思维的实践要求。
新时代的实践和成就进一步证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守住“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的底线,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中,更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任务。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副主任、教授)